频道搜索
教研总结 | 研思践悟 数途逐梦勇前行——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教研组总结(小学数学)

发布者:附属丰台实验学校管理员  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浏览次数:

  2024-2025学年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年”,学科教师秉承着“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以端正的行为示范陪伴成长”的原则躬耕教学。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每一次扎实有效的日常教研,都是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全息元”,是撬动教学质量提升最基础、最持续的动力单元。

  下面,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回望这一学年教院实验小学数学组"处处有数学,时时可探究"的日常教研故事。

  

“数”海拾贝小学数学常规教研思与行

  

  2024年8月29日第一次教研活动制定学年活动目标:读懂新课标,用好新、旧教材,落实核心素养。原因是2024年9月各版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投入使用,我校一至六年级新学期就面临着三种教材同步使用的问题,除一年级外,其他年级的旧教材如何落实新课标?交流中我们明确:

  1、新教材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旧教材”过时了,而是意味着“旧教材”的落实有了新要求、方向和参照,新旧教材都是落实新课标的载体,都要落实核心素养。

  2、新教材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新的就是好的”,新教材可能会催生新的研究课、新的教研文章,以及新的学科活动,不能将“时间上的新与旧”和“水平上的高于低”作简单关联。

  因此小学数学教研组教研目标的制定本着解决老师的困惑和需求出发,围绕“新、旧教材如何落实新课标”的问题开展教研活动。以核心素养为基,整体研究教材、教学设计,进行四大领域的单元说课展示;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实,人人参与常态课诊断活动,系统落实核心素养。目的在于通过教师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开展“推门课”互听互评活动,主要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以及新增的、调整的、不变的的内容分别有哪些,打开新视野,探索核心素养落地的“新方法”,借此检验教研组活动目标、方向是否需要调整。

  25071602

  

“数”风破浪单元说课引领小学数学新征程

1.单元知识模块说课
  2024年10月9日三年级张媛老师、五年级周宇晴老师、六年级焦冬梅老师分别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数与运算三个模块对课标、教材、学情进行解读和重点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后老师们给出修改意见,以研促教,老师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单元整体设计的能力。

  25071603

  

2.全息课堂教学说课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息教育理念的落地,促进种子教师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2024年11月19日-20日小学数学组三位教师参加了全息课堂教学说课活动。
  张媛说课《吨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测量》中的内容。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教学实践,让听众深入了解该内容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25071604

  

  郭琳翼老师以生活情景导入,任务驱动学生以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衔接,以学生思维撬动课堂,不同学生发表意见,思维碰撞,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估算,精算找到最喜欢的那一种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通过验算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以课后作业带动知识迁移,本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推导出四位数,五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5071605

  张旭老师整体设计体现了全息课堂的理论和策略,重点体现的是全息结构原理。通过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建构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5071606

3.单元视域下重点一课时说课    
  2025年3月27日刘洁平老师、王曼茵老师分别从数与运算、综合与实践两个主题单元对课标、教材、学情进行分析并展示重点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院吕志新老师结合老师们的需求解释了说课的本质即辩课,强调说课环节的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素养导向下教与学的过程实践要突出结构化、整体化,体现一致性。

  25071607

  25071608

  2025年4月27日张宝敏老师、焦冬梅老师分别从图形与几何、数与运算两个主题单元对课标、教材、学情进行分析并展示重点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院李义杰老师结合精准设计TUKE单元学习目标及结果表现对两位老师的单元内容进行点评,强调制定单元目标的过程也是帮助教师叩问本单元将实现什么样的意义理解与自主迁移的过程。
  
“数”链共生 课堂教学铺就数学成长路
  

(一)常态课诊断——确定研究方向、找准优势、发现问题、提出策略。

  第一学期15位老师提交课堂实录,17位老师完成常态课诊断手册教学设计、听评课、板书设计、反思等全部内容。

  25071609

  

(二)常态课提升——从基准点、生长点、延伸点、拓展点设计一节好课。

  第二学期所有老师开放自己一周的常态课堂既保持日常教学节奏,又系统展示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最终实现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增长。

  25071610

  

  

(三)全息课堂教学——全息目标引领,素养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先行。

  https://mp.weixin.qq.com/s/VBkgFumSv9iMZH6hYVzHKQ

(四)数学游戏课程——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一二年级组在北京教育学院刘月艳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指向“推理意识”的数学游戏化教学——低年级七巧板数学游戏课研讨活动。

  刘娟老师、马竟竟老师分别做示范课,引导学生经历非常规的、开放性的思考和探究过程,拓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和反思在有意义的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形成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25071611

  

“数”阵协同师徒结对教研共织成长网

  师徒结对是学校的传统,也是多年来青年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师父以“带师魂、带师能、带师德”为指引,将教育智慧倾囊相授;徒弟以“学思想、学本领、学为人”为目标,在课堂打磨与课题研究中快速成长。这种“传帮带”的良性互动,正让教育薪火在校园中生生不息。

  今年,张媛、王曼茵、郭琳翼、焦冬梅两对教师参与师徒结对徒弟晒课活动,两位青年教师同时作为学校全息课堂种子教师,参与校级展示课,以任务驱动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https://mp.weixin.qq.com/s/eHOoubWh_RF1gAURB40kFQ

  

“数”启童智学科活动探索数学思维培养路径

  每学期一次数学学科活动通过多元化实践路径,系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夯实知识基础,更在思维、应用、情感等层面实现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指向"会思考、善应用、乐探究"的数学学习者培养目标。

  2024年11月,我和数学故事的奇妙之旅

  https://mp.weixin.qq.com/s/1YeQDJWA1u1GC-ucMtGJbg

  2025年4月,玩“数”研“学”相约“πDay”

  https://mp.weixin.qq.com/s/I8hl5PKtIsKv1hO1EGPb8A

  
“数”典探源课题研究深耕小学数学教学沃土
  盖晓亚、李博阳两位老师分别完成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2021年度一般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顺利结题。
  
“数”桥飞架示范引领铸就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2024年11月26日、12月3日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中小学教育同仁分两批到校交流,焦冬梅老师、胡雅茜老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5071612

  25071613

  

  时光如尺,丈量着我们一学年的教研航程;数字如星,点亮了师生共同成长的轨迹。这一年,我们以“数”为舟,以“研”为桨,在知识的海洋中完成了一次充满挑战与收获的远航。教研成果,不在过去的成就,而在未来的可能性。愿我们继续做数学世界的“拾贝人”,做教育航程的“破浪者”,让每个数字都跳动着思考的光芒,让每道算式都承载着成长的重量。

下一篇:
上一篇: